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说:每次去超市给宝宝买吃的,都不知道买什么。喝什么牛奶比较好?酸奶应该怎么给宝宝挑?小零食能不能吃?每次都是懵着进去,懵着出来。
家长不要害怕,只要学会看食物的营养标签,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
那我们就把营养标签拆开揉碎了说清楚,帮家长更愉快地购物。
什么是营养标签?
营养标签,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,食品的外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表、配料表、营养声称等一系列内容,加在一起就叫营养标签。
简单讲,营养标签就是在食物外包装上的解释说明。
你可以通过它了解食物的营养信息,比如该食物的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等情况,以便更加科学地选择入口的食物。
营养成分表
显示了食物所含的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等信息,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组成成分。
最左侧:“项目”这一列,除了部分豁免食品外,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,都必须有这5个成分:能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。
这5项之所以要强制标识,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多是供能物质,方便计算食物的热量摄入情况;另一方面,常见慢性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等,都需要了解以上这几种营养素的摄入量。
当然,不同的产品还会标识一些可选择的营养成分,比如奶制品通常会添加“钙”,粗粮制品经常会添加“纤维素”。
中间项:“每100克(毫升)”这一列,就是每100克(毫升)该食品中含该营养的含量,大家再根据该食品的总克数,就可以算出整包产品中某营养成分的含量。
最右侧:“NRV%”这一列,就是营养素参考值,也就是指每100克(毫升)该食品中,该元素占我们一天人体所需的百分比(正常成年人)。
配料表
按照“食物用料递减”的标示原则,食品配料表按照加入量递减顺序,标注了食品的原料、辅料、食品添加剂等信息。
如果加入量不超过2%的成分,可以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。
△配料表示意图
营养声称
营养声称又可以分为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,是一些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。
比如,我们经常会看到食品包装上写着“高钙”、“低脂”、“无糖”、“富含纤维素”之类的字眼,这其中的“高”、“低”、“无”、“富含”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含量声称。又或者某食品包装上写明“增加50%维生素C”,这就是与同类常见产品的比较声称。
这样的声称,要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在外包装上标示。
比如比较声称的条件是,能量值或营养素含量与参考食品的差异≥25%,并且被声称的营养素必须要被列在营养成分表中。
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:配料表里面有糖类,但声称却是“无糖”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有些时候,只要其含量低于某个标准就可以这样声称。比如依据规定,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≤0.5克时,就可以声称“无糖”。
怎么用?
了解清楚什么是营养标签之后,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应该要怎么应用呢?
拒绝反式脂肪
下面这张图,是一款薯片的营养成分表。
应用刚才的知识可以得知,每60克这款薯片就含有0.2克反式脂肪。
反式脂肪是什么呢?
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每年有50多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疾病。
长期摄入反式脂肪对宝宝来说,意味着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胆结石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,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。
所以家长在挑选宝宝零食的时候,一定要留意食物是否含有反式脂肪,含有反式脂肪的一定不能购买。
并不是所有在外包装上声明“不含反式脂肪”就可以放心的,因为国家规定只要含量低于3%,就可以在外包装上声明“不含反式脂肪”,所以家长还是要留意营养成分表上的内容。
拒绝高盐,选择低盐
家长在购买饼干、奶酪等零食的时候,一点要留意营养成分表上的钠含量。
因为宝宝年纪比较小,代谢能力比较差,过高的盐分只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,所以在日常零食的选择上面,一定要优先选择低盐食物。
下面是两款奶酪的营养成分表对比图。
明显可以看出,左边的钠含量比较低,右边的奶酪钠含量明显偏高,不推荐给宝宝吃。妈妈在购买食品时,尽量选择左边的低盐食品。
选择高钙牛奶
有时候,家长在给宝宝买牛奶的时候,会被外包装上的“高钙”字样吸引了。
一般来说,只要100ml乳制品中,钙含量≥15%NRV,就可以标示“高钙”。
像是下图展示的两款牛奶,左边这款牛奶就是高钙牛奶,而右边这款就不是高钙牛奶。
家长掌握了怎么看营养标签的技能之后,在日常购买宝宝食物时,可以多关注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和内容,它会诚实地告诉你这款食品的优缺点,告诉你适不适合宝宝吃。